歷屆碩士生畢業論文

 

畢業學年度 屆數 姓名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111 15 王芝云 影響單身者真實幸福感之因素:單身態度的中介效果 張思嘉
16 李虹儀 Y世代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婚成年女性與父母使用媒介的溝通經驗 曹家榮
14 陳欣君 大齡未婚女性之一定要幸福:探討社會支持、主觀規範和自我慈悲之影響 徐富珍
20 許淑娟 台灣1994年至2021年自殺率與失業率、離婚率之相關性研究 王建力、張志堯
108 13 陳昭臻 以交友軟體App發展網路戀情之質性研究 詹昭能
15 李昱昕 你為什麼願意成為高齡產婦?高齡產婦的生育動機與困境 詹昭能
16 蘇智元 手機遊戲使用者的社交行動樣態:以媒介生態學的視角探問 曹家榮
107
14 戚幼萱
我如何相信你-對交友App的信任建立過程之影響因素 張思嘉
11 林晏如 學齡前兒童父母的育兒安排與家庭工作衝突、工作滿意、家庭滿意之相關研究─工作與家庭資源的調節作用 徐富珍
106-1 12 王彞中 觸控式螢幕的操作如何被設計: 「滑」手機的探問 詹昭能
13 賴晴蕙 藥癮者選擇福音戒毒機構之原因及影響 孔祥明
范綱華
105-2 12 陳采瑩 心有餘而力不足?工作者之工作壓力對其情侶互動模式及關係品質之影響研究 徐富珍
11 梁芳瑜 韓國流行音樂欣賞者的個案研究 黃聖哲
10 吳佳樺 探究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實習經驗與職涯意願 謝靜琪
10 高泓揚 臺灣中小企業接班人接班過程與生涯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 詹昭能
105-1 10 王羽竹 大學生的困擾揭露、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研究 江文慈
10 鍾侑廷 狐仙信仰者的生活導引 黃聖哲
12 邱煥昌 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與低自我控制性對不良習性偏差行為之影響:基於一般化犯罪理論的觀點 謝靜琪
104-2 9 繆偉如 輕度自閉症青少年人際互動輔導之個案研究 詹昭能
9 劉修銘 韓劇觀看的行動邏輯—以臺灣女性閱聽人為例 黃聖哲
9 吳禎翔 從賭博態度、犯罪被害恐懼與地方依附探討連江縣南竿鄉民對觀光賭場設立意向 謝靜琪
104-1 10 江采瑩 交友配對測驗建構及關係滿意度預測模式之探討交友配對測驗建構及關係滿意度預測模式之探討 張思嘉
11 陳韻妃 線上遊戲玩家的情緒表達與人際關係:以英雄聯盟為例 江文慈
11 何曼筠 女性主管工作家庭平衡困境與因應策略之質性探討 詹昭能
11 張允瑄 多遠都要在一起:遠距離情侶調適經驗敘說研究 詹昭能
103-2 11 李致緯 工作能量的流失與補充?員工下班後的休閒經驗、心理區隔與其復原效果之探討 徐富珍
10 羅亮君 一貫道參與者的行動邏輯 黃聖哲
103-1 10 林于弘 台灣年輕選民的不投票行為 孔祥明
10 張志維 大學生自我控制、歸因方式與機車違規行為:以世新大學學生為例 詹昭能
102-2 7 林品妤 拜或不拜?中國與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在台宗教行為之選擇及其影響 孔祥明
8 陳英舜 我明天不想嫁給你了:台灣未婚女性對婚姻之想像的個案研究 黃聖哲
8 李惟新 「新好男人、新好女人」?:當代華人婚姻關係中的角色義務 張思嘉
102-1 8 蔡欣芬 台灣女性在現代家庭中性別角色的個案研究 黃聖哲
9 張靜婷 網路年輕女性減重過程之影響因素研究:以百度減肥吧網民為例 詹昭能
9 周偉捷 台灣未成年家內性侵害被害者的困境與出路:華人家族價值觀念的探討 謝靜琪
101-2 8 吳政哲 從慈濟看年輕人參與宗教團體的行動邏輯 黃聖哲
101-2 8 許得億 被害人與司法歷程處理人員對於「兩小無猜條款」觀點之協商 謝靜琪
101-2 8 許心儀 從道德推理、情緒歸因、與父母教養方式探討青少年偏差行為 謝靜琪
101-2 9 游騰威 台灣大學生勇氣量表編製與發展之研究 詹昭能
101-1 8 唐儀庭 從眷村女性觀點看族群認同之傳承與變化 孔祥明
100-2 7 王怡景 從低自我控制、機會及性別探討青少年網路色情使用行為之差異 謝靜琪
100-2 7 王 婕 個人特性、工作特徵、工作家庭疆界與工作家庭平衡之相關研究 徐富珍
100-2 7 鄭吉村 如果可以,我想活下去:自殺行為者求助過程的訪談研究 詹昭能
100-2 8 陳佩汝 生活壓力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以社會依附為調節變項 范綱華
100-1 7 陳秉玉 從父母監督懲罰行為、傳統價值觀傳遞與低自我控制探討少年偏差行為:檢驗一般性犯罪理論模型 謝靜琪
99-2 5 詹育喬 專家與生手在複雜情境下不同思考歷程的決策優勢 江巧如
99-2 6 陳昱全 民間宗教信仰因果報應觀:作為一種台灣民眾日常生活的導引 黃聖哲
99-2 6 江宇萱 當親密關係遇見衝突:情緒調節策略的角色 張思嘉
99-2 7 陳麒安 偶像劇觀看的行動邏輯-
以《敗犬女王》為例
黃聖哲
99-2 7 魏巧佩 工作/家庭層面之時間投入、工作家庭互動與生活滿意之相關研究 徐富珍
98-2 1 張 恕 社會連結、親子價值觀一致性對偏差行為的影響:以綜貫性研究驗證社會控制理論 謝靜琪
范綱華
98-2 5 張又文 行銷年貨大街—新節慶的創造與迪化街的轉變 蘇碩斌
98-2 5 周芯茹 女性保險業務員多重角色、角色衝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徐富珍
98-2 5 陳孟良 分心作業中的無意識思考對創造力的助益效果 江巧如
98-2 5 卜宏文 工作不安全感前因與後果之探討 徐富珍
98-2 5 黃宜慧 理想伴侶特質與戀愛滿意度:演化論觀點之檢驗 張思嘉
98-2 4 張家偉 愛情關係發展過程的送禮行為探討 詹昭能
98-2 6 許逸玲 職業婦女的性別角色、家庭生命週期與逃避事業成就傾向及相關調節變項的探討 徐富珍
98-2 6 陳慧怡 從社會人口特徵、社會控制和角色取替探討青少年吸菸、喝酒和嚼檳榔行為 謝靜琪
98-2 6 王柏森 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生活滿意度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 徐富珍
98-2 6 鄧之華 青少年的情緒表達與生活適應:不同情境與社會關係之分析 張思嘉
江文慈
97-2 2 蔡岳廷 台灣民眾寵物飼養行為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 詹昭能
97-2 3 李心荻 台灣女性美容整行動機影響因素研究:身體意象、人際影響與媒體影響 詹昭能
97-2 4 陳矩元 國中生針對學業成績社會比較、歸因與情緒反應之相關研究 詹昭能
97-2 4 陳姿岑 成「家」之「後」:新婚夫妻的自我調控歷程 張思嘉
97-2 5 蔡薏茹 父母依附、反應評價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索性別模型 謝靜琪
97-2 5 劉曼欣 加班與工作滿意度及工作倦怠感之相關研究:以工作動機與加班自願性為調節變項 徐富珍
97-1 2 吳嘉雯 新都會走唱人的生命紀事 邱天助
96-2 2 葉柏成 以符號互動論觀點探討大學生校外賃居犯罪被害恐懼感之研究—以世新大學為例 謝靜琪
96-2 3 高智偉 組織承諾、專業承諾對離職意願與轉業意願的影響-以老人福利機構為例 徐富珍
96-2 3 邱秋雲 臺灣華人的死亡概念:客觀詮釋學分析 張思嘉
96-2 4 陳佳雯 「話」出咱們的厝:電話媒介如何改變了家 蘇碩斌
96-2 4 謝筑恩 流離的日本味-日本料理在台灣的發生與變遷 蘇碩斌
96-2 4 郭怡均 自主慣性離職者之研究 徐富珍
96-2 4 吳佩倫 大學生愛情品質因素探討:人格特質、擇偶偏好與衝突調適 詹昭能
96-2 5 陳登翔 談話性節目的觀看邏輯:《新聞挖挖哇》觀看者的個案研究 黃聖哲
95-2 3 王珮瑾 當越南媳婦遇上台灣婆婆:台灣家庭中外籍媳婦與婆婆互動關係的探討 孔祥明
95-1 1 張麗英 男性婚外情研究:一位女性新聞工作者的觀點 張景然
94-2 1 李威運 親密關係初期緣感的表徵事件與影響 張思嘉
94-2 1 劉謙穎 工作價值觀與社會價值的世代差異-以台中市國中教師為例 詹昭能
94-2 1 孫瑋成 現代華人的婚姻理想:以台灣地區年輕夫妻為例 張思嘉
94-2 1 廖秀茸 婚姻穩定度之代間傳遞及其解釋路徑 孔祥明
94-2 2 黃馨儀 個人、網路、性愛—論當代科技下的「親密性」 蘇碩斌
94-2 2 黃英禎 以符號互動論觀點探究越南配偶的犯罪被害恐懼感 謝靜琪
93-2 1 劉 琦 社會心理因素對個案的影響-以戒菸諮商個案為例 張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