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學門

計畫名稱:社會心理暨社會創新碩士班強化招生與特色發展專案

 

 學門未來發展重點與特色 

誠如以上現況說明,社會心理學系社會心理暨社會創新碩士班未來將以社會學及心理學專業知識與技能為基礎,打造能解決社會與心理問題之社會創新專業人才育成基地。而其發展重點依現況評估,將往以下兩個方向發展:(a)社會創新與(b)社區助人專業,兩大重點取向。

a)社會創新取向

社會創新取向將透過「專業知識課程培育」及「實作機構訓練」兩個階段,養成社會創新專業人才。其中,「專業知識課程培育」將為社會創新取向盤點與新增重點課程。近年來,已為這取向開出「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專題」、「地方創生與社會設計」與「家庭與家庭政策專題」等碩士班專業課程。而實作機構訓練,將以社會企業機構的見習或實習,作為發展的新一波重點要項。企圖於短期或中期期程,讓本系碩士生得以進入社會企業場域,而將課堂所學應用於實際場域。

b)社區助人專業取向

而社區助人專業取向則企圖緊緊扣連社會創新取向中之社區實務場域,亦即以心理學領域中的「社區心理學」為基底,發展「社區諮商」、「社區諮詢」,或更廣義的「社區助人專業」取向。更為廣義的社區助人專業工作將包含拓展服務至社區相關組織,如學校、身心障機構、關懷據點、康復之家等等。如此,將可不限於心理學系所認知之學校、企業與醫院場域,而能繼續擴展場域種類,而由此發現更多即使非需證照,便可耕耘、貢獻的相關領域或就業機會。

於此專業方向下,社會心理學系社會心理暨社會創新碩士班企圖以社會心理學理論、知識為基礎,將「社區」視為實踐、應用的場域,而讓傳統以建立理論、學理為主流的知識,有其應用的場域與價值,而更能吸引新一代以就業為導向的年輕學子。

在社區助人專業取向裡,其未來發展重點將分為短程、中程與長程三種目標規劃。其中,於短程目標裡,也是目前學門計畫的規劃事項將以「課程盤點規劃」與「主題講座」為首要任務,企圖規劃並發展與此取向吻合的基礎或進階相關課程;並進一步邀約相關系所教師分享建立諮商、助人專業之證照取得系所的優缺點,以讓全系教師均能瞭解發展這個取向所需構想、執行的事務,並藉著接觸訊息而能進一步評估其優缺點,而終能發展適合本系的社區助人專業取向。此外,也將於中程計畫裡進一步積極發展「實作機構訓練」。「實作機構訓練」一開始將先發展廣義社區助人專業機構見習或實習,如與「台灣心輔犬培育團隊」合作,藉由與心輔犬互動增強社區居民情緒、肢體及學習障礙等學習與引導情緒和社交練習,也企圖帶領學生了解如何讓社區居民與流浪犬友善互動、發現狗兒療育力量,並進而可以拓展服務至社區相關組織,如學校、身障機構、關懷據點、康復之家等。

整個短期、中期目標的規劃,將依以下圖示架構基礎,建構屬於社會心理暨社會創新碩士班的專業特色。

循以上發展重點,本系碩士班之未來特色分述如下:

  1. 理論紮根,銳化社會心理學洞察力:
    本系碩士班在社會創新專業人才養成上,強調社會學與心理學跨領域學科訓練之特色。一方面,社會學的理論視野能夠提供翻轉問題的洞察力,跳出既有思考模式的惰性,創新問題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心理學的知識養成能打磨觀察視角的敏銳度,覺察各種人際關係與心理狀態的作用力,進而完善行動策略與方案。
  2. 跨域多工,多元培育各領域行動力:
    而在專業技能養成上,由於本系師資來自於社會學與心理學跨領域專業,涵蓋了工商心理、諮商輔導、婚姻家庭(包含老人議題)、社區衛生、社會企業、社會設計、人際關係、文化傳播等多元領域,因此本系碩士班未來發展的另一特色便在於,能多元提供不同領域行動力專業訓練。在社會學與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上,適性地順應不同需求與目的發展。同時,除了讓學生在學校習得專業知識外,本系碩士班未來也將與實作場域機構合作,配合學生興趣選修所需,透過參與機構實作演練的經驗與訓練,強化學生實踐的行動力與培養組織內的領導力。

 學門發展計畫 

a)社會創新取向

以上述發展重點與特色為基礎,社會創新取向規劃內容如下:

  1. 目標:
    本計畫透過「專業知識課程培育」及「實作機構訓練」兩個階段規劃,以訓練兼具社會學與心理學知識技能之社會創新專業人才。換言之,在此一發展計畫中,本系碩士班將透過「課程改造」與「機構連結」建立社會創新專業人才訓練基地。以打造兼能提供能翻轉問題的洞察力,與能覺察各種心理與人際關係作用力,並適性發展的多元創新人才。
  2. 內容:
    在規劃內容上,又可分作為兩個面向,分別為(1)課程盤點與再造、(2)主題講座與(3)實作機構連結。

在「課程盤點與再造」面向,本系碩士班將藉由此次學門計畫,重新盤體與改造碩士班課程結構,希冀能打造出一套以社會學及心理學知識技能為基礎、以社會創新專業人才培育為目標之課程系統與架構。在課程改造的過程中,我們將以目標導向模式重新審視相關課程,並系統性地規劃不同取向的人才培育路徑。

在「實作機構連結」面向,為能打造更具實務能力的培育基地,本系碩士班也將藉由此次學門計畫,進行實作機構之連結。提供在專業知識培育課程之外,實務參與實作機構運作之經驗。在機構選擇上,初期將以本系多元師資觸角,探詢可能合作之營利、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單位。在未來則將更進一步開放修課學生提出機構連結申請,經由課程委員會審定後,開放適性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結合重新盤點的課程與實作機構的連結,本所系統性規劃許多不同取向的組織領導人才培育途徑。例如:除了在本所共同必修課程之外,可以搭配「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專題」、「地方創生與社會設計」與「情緒專題研究」、「家庭與家庭政策專題」等課程,至肯納園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實作。對成年自閉症族群以及其家人如何自足共老,提供創意構想。

b)社區助人專業取向

如上一個取向,將依短程目標,含(1)課程盤點與再造、(2)主題講座,與中程目標之(3)實作機構連結三方面,一一說明其規劃內容。

1)課程盤點與再造

首先需先將課程盤點,並開始規劃現有師資下,有何與此取向相關之課程可於短期內開設與再造,並著手設計課程大綱與內容。

除了以現有師資規劃此取向的相關課程外,為求讓此取向有更好之發展,本系心理學教師建議可於增聘師資時,增聘此取向之具「諮商心理師」專業證照博士師資一名,而使此專業取向有更好的發展。建議增聘師資時,將以能教授以下課程的教師為優先增聘方向。

根據盤點,重新規劃四門不同領域選修課程: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人際關係與溝通專題研究、家庭心理學、情緒專題研究

2)主題講座

社區助人專業取向之建立亟需邀請全國各大心理、諮商相關系所專業教師提供本系規劃之參考。

3)實作機構連結

社區助人專業取向計畫於中程計畫時程,也將開始實施實作機構連結。而實作機構連結也將以更廣義的社區助人專業機構或社區相關組織為主,如學校、身心障機構、關懷據點與康復之家等等。

由以上,社會創新取向及社區助人專業取向之規劃內容將率先於本系系網頁中呈現其短、中、長期之可能目標,以供未來學生瞭解本社會心理暨社會創新碩士班重點發展方向。

 

 成果 

本次學門重點計畫,以「課程盤體與再造」及「實作機構連結」為規劃內容,以打造培育具社會學及心理學專業知能之社會創新人才為目標。透過舉辦「課程再造工作坊」及「機構參訪」、「主題講座」,本次學門計畫最終預期成果發表如下:

課程再造工作坊

主軸 內容 成果
社會學
課程再造
以目標導向模式,改造社會學相關專業課程。 重新規劃四門不同領域選修課程(包含一門實作參與課):

⊙地方創生與社會設計
⊙社區與老人專題研究
⊙文化社會學專題研究
⊙媒體與社會創新專題研究

心理學
課程再造
以目標導向模式,改造心理學相關專業課程。 重新規劃四門不同領域選修課程(包含一門實作參與課):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
⊙人際關係與溝通專題研究
⊙家庭心理學
⊙情緒專題研究

社會創新系統
課程再造
以目標導向模式,討論社會學及心理學相關課程系統性整合與組織可能性。 重新規劃社會學及心理學專業知能訓練之必修基礎課程,並系統性整合選修課程。

機構參訪

機構 內容
桃園肯納莊園龍潭分會所 成年肯納症者家園以及肯納園社會企業的運作
安康社區 參訪安康平宅街區環境、公共藝術計畫具體空間,及興隆公宅周遭設施。

主題講座

主題 講者
工商心理學的未來發展 張珮琦
(美商BrooksAutomation台灣/新加坡人資長)
建構組織的永續腦-社會創新與社會影響力規劃 楊坤修
(台灣社會創新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
「感‧應」社區(The Sensible and Responsive Community):以「設計思維」營造社區的感知力與回應力 吳哲良
(國立清華大學清華書院導師、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正向心理在社區的應用:未來的天空是什麼顏色? 蔡宜廷
(POPsy健心房講師、正向心理學中心講師)
紀錄片攝影與剪接技巧  盧柏翰
(舊視界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導演/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