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鍛鍊健康心智:正念、韌性與正向情緒的促進。教育心理學報,57(1),161-186。【TSSCI】
|
2025 |
社群媒體使用與憂鬱:社會比較與社會排斥的中介效果。教育科學研究期刊,70(2),273-305。【TSSCI】 |
2025 |
深度學習的實踐:變態心理學的數位製播與教學成效。教學實踐與創新,8(1),47-93。 |
2024 |
正念融入情緒心理學的教學實踐與省思。教學實踐與創新,7(1),41-77。 |
2021 |
連帶污名之罪:犯罪者家屬的苦痛。諮商與輔導,422,19-20。 |
2018 |
你也是正義魔人嗎?內在天秤與界限的拿捏。張老師月刊,490,12-17。 |
2018 |
情緒表達的性別差異:跨情境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9(3),345-366。【TSSCI】 |
2015 |
情緒表達矛盾的個別差異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7卷,2期,頁243-259。【TSSCI】 |
2013 |
兒童諮商與心理治療不可忽視的環節:家長為子女求助心理專業的阻礙。諮商與輔導,332期,頁6-11。 |
2013 |
i時代的身心健康隱憂:低頭族症候群。諮商與輔導,330期,頁17-20。 |
2013 |
穿梭在現實與虛擬之間:網路人格的探索。諮商與輔導,329期,頁5-10。 |
2012 |
大學生人際互動中的情緒表達壓抑之探究。教育心理學報, 43(3) ,頁 657-67 9 。 【 TSSCI 】 。 |
2011 |
關懷校園飄飄人。諮商與輔導,301期, 頁59-63 。 |
2009 |
「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國小教師情緒勞動的心理歷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0(4), 553-576. 【TSSCI】 |
2009 |
不惑之惑:中年人的心理危機與轉機。諮商與輔導,277期,頁22-27。 |
2007 |
超越測量:評量典範轉移的探索與啟示。教育實踐與研究,20卷,第1期,頁173~200。【TSSCI】 |
2006 |
把學習的主體找回來。師友月刊,468期,頁65-70。 |
2005 |
成為良師的變與志為良師的不變。學生輔導季刊,98 期,頁 120 ~ 125 。 |
2004 |
提升教學與評量品質的好幫手-評分準則。師友,448 期, 37-42 。 |
2004 |
實習教師的情緒地圖-社會建構的觀點。教育心理學報,36(1) ,頁 59-83 。【TSSCI】 |
2004 |
教學評量改革的難題分析:技術、文化、政治與後現代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7(3) ,頁 1-16 。【TSSCI】 |
2004 |
正視校園中的欺凌事件。諮商與輔導,221 期,頁 6-10 。 |
2004 |
大學生的情緒調整歷程與發展特徵。教育心理學報,35(3) ,頁 249-268 。【TSSCI】 |
2003 |
運用評分準則提升評量品質。e師代-花蓮縣九年一貫雙月刊, 8 期, 1-4 。 |
2003 |
教育改革中的教師情緒。師友, 436 期,頁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