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
「愛情作為危機:一個愛情的社會學考察」,發表於台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學會主辦『數位媒體時代的藝術與文化社會學』 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2021年10月2日。 |
2019 |
「邁向一個展覽場所的理論」,發表於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與台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學會共同主辦『藝術與社會:跨學科對話前沿論壇』 研討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9年10月11日。 |
2018 |
「齊美爾的社會學美學」,發表於浙江大學社會學系與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現代世界的思想者:齊美爾逝世100週年紀念研討會』 研討會,杭州:浙江大學,2018年10月26日。 |
2018 |
「阿多諾的種族主義理論」,發表於輔仁大學哲學系與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共同主辦『批判、理性與人文關懷:慶祝陳文團教授七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 研討會,地點:台北輔仁大學,2018年10月5日。 |
2017 |
「個案重建的邏輯」,發表於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主辦『批判理論之後』研討會,地點: 世新大學,2017年11月11日。 |
2016.10 |
〈危機與自我的形成〉,發表於《兩岸社會理論與文化研討會》,東吳大學,2016年11月25日。 |
2016.05 |
〈生活風格的自我搬演〉,發表於《『審美的自我生成與社會構成』 藝術社會學研討會》,東海大學,2016年05月20日。 |
2014.10 |
〈阿多諾論文化與行政之間的關係〉,發表於「文化、藝術與社會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
2012.03 |
〈社會性的雙重結構〉,發表於《2012年第五屆「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2012年3月16-17日。 |
2009.11 |
〈美術館參訪者的行動邏輯〉,發表於《台灣社會學會年會》,台北:東吳大學,2009年11月28日。 |
2009.10 |
〈電視與公共領域〉,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哈伯瑪斯』研討會 》,2009年10月16日。 |
2008.09 |
〈文化工業理論的重建〉(中文與德文),發表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批判.理論.批判理論 — 法蘭克福學派在中國的影響研討會》,2008年9月25~28日。 |
2008.04 |
〈海德格論事件〉,發表於政治大學哲學系《理論與實務:現象學研討會》,2008年4月18日。 |
2007.10 |
〈模仿的動力-論阿多諾藝術社會學的核心問題〉發表於《面向21世紀的社會學理論:海峽兩岸社會學理論研討會》,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
2006.11 |
〈美術館導覽的自我搬演:一個藝術社會學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主辦「藝術社會學研討會」。 |
2006.10 |
〈模仿的動力-論阿多諾藝術理論的核心主題〉,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主辦「歐陸哲學研討會」。 |
2006.05 |
〈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主辦「第二屆論述與思想 — 2006藝術學研討會」。 |
2006.01 |
德國Essen大學演講“Die Rezeption Adornos in der taiwanesischen Soziologie” (台灣社會學對阿多諾的接受)。 |
2005.05 |
〈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發表於世新大學『第二屆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學術研討會。 |
2003.11 |
〈意義的結構:結構詮釋學作為社會學方法論的基礎〉,發表於世新大學 『 人文社會後設理論及方法論』研討會。 |
2001.04 |
〈阿多諾的非同一性思維及其與後結構主義的關係〉,發表於中研院歐美所『現代與後現代』研討會。 |
2000.10 |
〈阿多諾的半教育理論〉(Theorie der Halbbildung)(發表於南華大學 “第二屆社會科學理論與本土化研討會”,2000年10月06日至07日) |
1996 |
〈聽的離散– 論阿多諾對大眾音樂的批判〉(為九四年德文論文之中文版)(發表於德華學術協會1996年學術研討會) |
1993 |
〈Dissonanz gegen Harmonie: Adornos ` Kulturindustrie ´ analysieren〉(“不諧和音對抗全體和諧:阿多諾的文化工業理論分析”)(德文原文發表於德華學術協會1995年年刊) |